现代研究显示,人类体温在170年间下降了0.4℃,意味着我们免疫力下降,大大提高了病毒、细菌感染和癌症的发生率。
有个普遍现象让我们感觉到好奇,现在因为疫情,我们每天进入小区都要测体温,普遍都在36℃左右。我们读书的时候,书上说人体正常体温在37℃,可是身边的人都达不到37℃。
所以这是书写错了?还是我们的体温计出问题了?
不断下降的体温
1851年,德国莱比锡城一位名叫温德里希的医生在收集了约2500人的体温信息后,首次定下了37摄氏度(98.6华氏度)的体温标准。
但1月7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,理想体温也许不再是37摄氏度了。美国人的平均体温自19世纪初以来便一直在下降,大约每10年降低0.02摄氏度。
37℃已经成为历史。然而,这并不是一件好事!
人类的体温不断下降,免疫力也会一起下降。研究显示,体温每降低1℃,免疫力就会下降30%以上。
为什么体温降低,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呢?
众所周知,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,体温每上升1℃,基础代谢会提高13%。体温过低,可能意味着代谢不好。
血液中的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,白细胞可以识别体内的异物,并做出相应的免疫应答。
体温高时,血流速度快,白细胞就能更加迅速地发现体内异常,把病原体扼杀在摇篮里。
反之,基础代谢率低,体温下降,血液流速放缓,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,识别病毒、细菌的效率也变下降。
此外,白细胞不仅能抵御外部病毒和细菌的攻击,还能监测到体内的癌细胞,及时把癌变细胞杀死。
癌细胞、细菌、病毒的分裂能力非常强,如果不能及时监测出来,它们将在体内疯狂生长,疾病便随之而来。因为人体不管什么年龄段都保持适当运动,保持体温正常,利于免疫功能提升!
本站提醒: 以上信息由用户在商名网发布,信息的真实性请自行辨别。服务协议 - 信息投诉/删除/联系本站
广东冠能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商名网营销建站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.